外盤快訊
< 返回

12月3日國際財經要聞2018-12-03 00:00

綜述:中美貿易戰“停火”增加中國政策迴旋空間 提升短期風險偏好
作者 喬豔紅
 
路透北京12月2日 - 中美兩國元首G20會晤踩下經貿摩擦升級的“刹車”,雙方同意停止相互加征新的關稅。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日益加重、改革步入深水區背景下,這毫無疑問將增加中國政策的迴旋餘地,政策放鬆的必要性有所減弱;也有助於舒緩金融市場投資者緊繃神經,提升短期風險偏好,利多股市。
 
這同時也標誌著中美貿易博弈步入下半場,未來談判仍是關鍵,而博弈對策也由“應變”轉為“自強”,中國要想破局根本上還應著眼於長期的改革開放。在2019年政策托底“穩增長”之際,新一輪改革深化仍需銳意進取。業內人士預計12月召開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大會,將有更多實質性的“開放”措施落地。
 
“G20習特會成果令人矚目,如何看待其影響?我們認為,其直接影響不只是貿易,而且增加了國內政策的迴旋餘地。具體而言,國內政策寬鬆的必要性有所減弱。”光大證券宏觀團隊點評稱。
 
該團隊認為,國內貨幣政策大幅寬鬆的必要性下降,房地產的嚴監管也難出現大幅變化,基建難超預期,但預計減稅仍將繼續;當前國內金融週期雖然已經轉向,但樓市調整尚不充分,貨幣和樓市放鬆的約束仍然較大,如果貿易摩擦能得以緩和,就更沒有必要大幅寬鬆。
 
此外,基建方面,預計對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監管不會放鬆,明年基建投資增長在7%左右;而由於經濟下行壓力仍在,減稅將繼續推進。2019年將減稅費應該不會低於今年的1.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增值稅並檔有難度,可能的操作方案或是在當前的稅率基礎上下調,不排除企業所得稅稅率和抵扣項或將也有所調整。
 
中央電視臺(CCTV)新聞頻道周日報導稱,中美兩國元首會晤達成共識,同意停止相互加征新的關稅,雙方就如何妥善解決存在的分歧和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方案,中方願意根據國內市場和人民的需要擴大進口,包括從美國購買適銷對路的商品,逐步緩解貿易不平衡問題。雙方同意相互開放市場,在中國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進程中,使美方的合理關切得到逐步解決。
 
美國白宮則發表聲明稱,美方同意自明年1月1日起對2,000億美元自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維持在10%,暫時不會提高至25%;倘若在90天內,中美雙方未能就技術轉讓、智慧財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農產品等貿易議題達成協議,那麼關稅稅率仍將自10%提高至25%。此外,中方還同意自美國進口大量的農產品、能源、工業和其它產品,以緩解貿易失衡。
 
“這一信號標誌著中美貿易博弈步入下半場,雙方告別一蹴而就的幻想,直面長期相持的現實,進而形成‘短期壓力緩和、長期博弈延續’的新格局。”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稱,雙方博弈方式將由“全面”偏向“精准”,大範圍貿易制裁加碼的可能性邊際下降,有望改善全球復蘇信心,但是部分領域的貿易博弈預計仍將階段性起伏。
 
他認為,美國中期選舉之後,遏制中國長期崛起、維護美國領先地位,已經成為美國兩黨共識。特朗普政府前期針對中國進行的戰略佈局,例如“印太戰略”、美墨加協定“毒丸條款”、美歐日聯合聲明等,仍在繼續發酵、伺機而動,“經濟鐵幕”的真實威脅將長期存在.
 
“博弈對策由‘應變’轉為‘自強’。隨著談判視窗的開啟,中國破局的關鍵,將轉向以自強為中心,以改革開放為根本。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銳意進取,有望夯實中國在博弈長跑中的力量基礎。”程實稱。
 
新華社今日發表國際時評稱,G20中美元首達成共識,無疑讓全世界關心中美問題的人暫時松了一口氣,也讓人們堅信只要雙方抱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此次會晤踩下了中美經貿摩擦進一步升級的“刹車”,但考慮到中美經濟的體量和關係的複雜性,要想實質性解決問題註定任重道遠。
 
**未來談判仍是關鍵,改革還需銳意進取**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實體經濟面臨困境,社會失業壓力和外部挑戰均在加劇,中國如何平穩渡過經濟社會轉型期,確保“穩字當先”下加快推進各領域的市場化改革,成為決定中國未來命運的關鍵。
 
“以G20會談為標誌,2019年中美貿易戰演進將進入到相對‘緩和’的階段,”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花長春、張捷稱,“G20會談最重要的意義是鋪設後續的管道,即重啟談判。此次會談不在於短期內達成整體性、廣泛性的框架與協定,談判的達成會在2019年上半年的某個時候,即我們對90天停火期後的談判達成持樂觀態度。”
 
他們認為,作為G20會面的延續,12月中下旬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大會將高調定調“開放”。後續多個相關實質性政策“開放”措施將落地,涵蓋金融業、服務業開放,甚至包括部分壟斷行業(如能源等)的開放;美國所訴求的“非公”經濟方面,將著重於國有企業補貼等的改革。
 
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速降至6.5%的九年半低位,最新發佈的宏觀經濟先行指標傳遞出的資訊亦不樂觀,顯示企業景氣度持續下滑。國家統計局上週五公佈的官方製造業PMI降至榮枯線,為兩年多新低,非製造業PMI亦創下逾一年低點。
 
“(G20中美元首會晤)意味著短期貿易衝突將暫緩升級,中期來看中國要降低對美依賴,重視其他交易夥伴,”海通證券宏觀分析師姜超和李金柳點評稱,“中美貿易衝突具有長期性,根本上還應著眼長期,一是要繼續擴大開放,在開放中提高國內產業競爭力,二是要大力減稅鼓勵企業研發投入、保護智慧財產權、實現創新強國,提升增長潛力。”
 
程實也表示,在2019年政策托底“穩增長”之際,新一輪改革深化仍需銳意進取。一方面,重點突破利益藩籬,放寬民營資本的市場准入,這不僅有望從根本上為民營、中小企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優化中國經濟結構和微觀活力,亦有助於營造“競爭中性”的市場環境,削弱發達國家施壓中國的著力點。
 
另一方面,深入推進智慧財產權保護體制改革,全力突破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加速製造業和服務業的高端化發展,同時平等保護外資企業的專利技術,進一步減少技術交流的外部阻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日前表示,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大政方針已定,關鍵在狠抓落實。現在是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的關鍵時刻,各方面落實的力度要大一點,責任心要強一點,敢於擔當,快速行動。
 
**提升短期風險偏好,助力A股反彈**
 
最近兩周A股成交低迷,投資者在等待G20峰會期間中美兩國元首會晤的情況。如今貿易摩擦緩和,將舒緩近期由於中美貿易衝突不確定性而高度緊繃的金融市場情緒,短期提升風險偏好,利好股市。而如果美國加息提前結束,A股機會更大。
 
招商證券宏觀團隊表示,中美再次回到談判桌、暫緩明年1月1日進一步提升關稅稅率以及制定90天談判計畫等資訊應該說超出市場預期,這將階段性緩解中美貿易摩擦對市場的壓制,風險資產價格可能將從中收益。
 
海通證券策略團隊荀玉根、姚佩指出,就股市來說貿易摩擦緩和支持A股反彈繼續。過去三周A股周成交量分別為559、454、328億股,持續下滑的成交量說明臨近“習特會”市場觀望情緒加重,且前期雙方貿易摩擦不斷升級也是導致A股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們的短期觀點轉為樂觀,強調A股將迎來年內幅度最大的反彈,主要邏輯是跌幅深、估值低、國內政策寬鬆,中美貿易摩擦緩和改善了週邊環境,減緩了經濟下行壓力,修復了市場情緒,預計A股反彈延續,並且幅度將會更高。”他們稱。
 
而且,如果未來美元指數不再進一步上升,新興市場指數有望表現更強。而A股作為全球第三大股市和最大的新興市場國家股市,全球視角下吸引力將提高,將進一步吸引外資加速流入,2018年前11個月陸港通北上資金流入2,780億,預計全年流入3,360億。
 
2019年由於A股將納入羅素富時指數,流入A股的被動資金將進一步上升,據該團隊測算,通過MSCI與FTSE被動配置資金流入將為240億美元,再考慮主動資金流入,預計全年流入A股外資的規模大概在3,500-4,000億元左右。
 
中國股市滬綜指.SSEC上週五收報2,588.19點,漲20.75點或0.81%;上周該指數累計上漲0.34%,11月則累計跌0.56%。
 
光大證券宏觀團隊也稱,貿易摩擦緩和在情緒面將有助於短期提升風險偏好,傢俱、電子及通信設備、電氣機械及器材等前期受影響較大的行業受益或較多,而且前期被錯殺的板塊也可能因此而受到支撐。
 
“從6月19日特朗普威脅再對中國2,000億美元進口額外徵收10%關稅當日股市的表現來看,多個行業的股價跌幅明顯超過了其利潤率可能受到的衝擊,顯示出超調的跡象。”該團隊稱,紡織、非金屬礦及製品、金屬製品、辦公及電子設備、電氣設備及儀器等五大行業因價格替代彈性較低且在美國市占率較高可能比較容易轉嫁關稅。
 
不過,荀玉根、姚佩指出,迎接黎明還要經歷一段穿越黑暗的反復磨底時期,黎明曙光的信號是政策效果出現,回顧歷史的政策轉向,市場底出現的信號是政策落到實處,開始對基本面發揮效用,需要重點關注的是流動性的量價指標,如廣譜利率下降、信貸放量、改革落地。(完)
 
審校 張喜良
期貨公告